如何煲耳机,使其音效达到最好
- 来源:查证宝 2024-11-17 汽车
堡机时注意音量不要太大,不能一蹴而就。低音、中音、高音的歌曲都要有,像加州旅馆,蔡琴,赵鹏都是很好的堡机音乐·····其实耳机也未必要绝对地去煲,自然地听下去只要是质量过关的耳机就一定能达到最好的听觉效果····下面是我们论坛一个牛人自我总结的方法,也许对楼主有用····新买的耳机,其震膜没做过运动,振膜的折环较硬,这时的耳机在听音时,整个频响声压都 会比标称值低,特别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(这只是相对的),灵敏度也比标称低.这时的耳机在听音时会有高低频延伸不佳,量感差,声场不开放,细节不够丰富清晰的情况.如何处之??-----煲 咋个煲法??接上音源,放上唱片,开他一个震天价响,来他个不分昼夜,连煲XX-小时,好了!!!是吗??? 用音乐煲耳机不妥吧?由于音乐中包含的频率相当丰富,每一个频段都有相当的能量..中 高频段,振膜的运动量较小,那只是在给耳机按摩.煲,是让耳机尽快的进入工作状态,用音频煲耳机就象中药,虽功效全面,但速度慢.本着先标后本的原则,小的下了一记方子,如下: 用一变压器,W数不限,二次电压为3--5V交流,取一5K/2W以上的可变电阻(材质不限),再根 据耳机的阻抗,将两耳机高阻并联.低阻串联,再与先前的5K电阻串联,接入6V交流电源中,然后调整5K电阻,使音量适中即可... 这个方法是用50HZ低频信号煲耳机,这种方法可以使耳机震膜充分运动,耳机这样熟得能快些 .不过在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3点: 1. 5K电阻在接入电路之前,一定要在5K端,如果接错,交流信号直接加到耳机上,有烧耳机的危 险.高阻还好,低阻十之八九要玩完... 2. 耳机音量不要开得太大.耳机在低频段的阻抗比标称值低不少,.再加上人耳对低频的 敏感度相比中频要弱些.如果把音量开得和1KHZ信号的音量一样大,那耳机所承受的功率起码是 相同音量的1KHZ信号的两倍以上..小心耳机!!!!! 3 耳机每煲一个小时,应该休息一下.这样做主要是让耳机音圈在通过低频信号时所产生 的热量能充分的散发出去..如果是连煲,而且还是大功率,积热很可能融化掉音圈上的封胶.这 时候这只耳机在听音的时候,总是有那么一点弦外音,那时侯的你难受?痛苦?骂我?还是莫名 其妙????? 我觉得愿作者的方法确有一定的可行之处,但是也有一定能的缺点: 1.不适合出学者,对各个参数不是太了解,很容易出现问题 2.50HZ的振幅太大,可能会把质量次的耳机震摸震脱落。 3.此发本是用来煲喇叭的,煲耳机有些“高射炮打蚊子,而且很危险,一不小心就只有给耳机收尸了。 4.耳机的震摸几乎都是用塑料做的,即使当时煲好了,也会随着温度下降,而使震摸变硬,到时候你难道要再煲一次? 所以我建议,大家还是给“耳机按摩”比较好!如果你非要用上述方法,那么我只有提醒你小心哦! @@@@@@@@@@2@@@@@@@@@@@@@@@@22 煲机的话题由来已久,众说纷纭,各有其论。老犬首次出贴怎么就来了这么个题目,实有“陈谷子烂糠”之嫌,不过“旧瓶装新酒”古今有之。诸位不妨小酌三杯,品品其中别样滋味。 大凡有车族都有新车磨合的经历,何为磨合?音响行话--“煲”也。汽车的磨合可是有严格规定的,引擎要空转多少个小时,一档、二档、三档……要行走多少公里等等不一而足。为了限制新车的出力有的还安装了限速器,限制进入汽缸的燃气量,让你想快都快不了,只能在磨合完之后,才允许折除。当你磨合结束更换机油时,你才发现,好家伙!原来这油中竟有这许多残兵游勇、金属碎屑,足足吓你一个大跳。 车子磨合的好坏对今后的出力和寿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,所以凡有经验者都会延长这个磨合期限。钢筋铁骨的家伙开始竟要这般伺候,想想我们的音响器材,尤其是我们那么娇贵的耳机应该怎样去煲? 煲耳机主要是煲耳机的振膜,就目前而言,静电耳机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·35微米,动圈耳机的振膜也只有几微米到十几微米(我们头发的直径大约是60~90微米)。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,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,我们所说的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,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。 我常看到一些Hi-Fi大师们的器材试听报告,水平高低且不评论,只是那开头大多是先把器材开足马力猛煲它三天三夜,让它受尽皮肉之苦,自以为进入佳境,而后才是如何如何好声好声评论一番。天长日久煲机之法由此而生,效仿者不计其数。如此煲法就不怕损伤器材,落下隐患,好声不长! 我以为音响器材虽不是工程机械、铁车钢马,但也有相通之处。好事需多磨,慢煲出好声!煲机还是分为舒筋、通络、习武、打擂、出道五步为好。以耳机为例: 1、 舒筋--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(用100~1500Hz/5s扫频信号更好); 2、 通络--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(用50~1800Hz/3s扫频信号更好); 3、 习武--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(用20~20000Hz/2s扫频信号更好); 4、 打擂--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(用18~2200Hz/1s扫频信号更好); 5、 出道--进入正常使用阶段。 我想这种煲机方法最少有两大好处,第一可以了解煲机各阶段音质变化的规律,理解煲机的作用,积累经验;第二可提高器材性能,不留隐患延长器材寿命。